当前栏目:   首页 >> 观点时评 >> 网络评论  
破除违规吃喝错误认知迷雾 筑牢党员干部廉洁自律防线
  阅读:382  发布时间:2025-6-20

在高压整治违规吃喝的当下,网络空间却不时泛起错误认知的暗流。有人宣扬“吃点喝点无伤大雅”“人情往来不必上纲上线”,更有人将违规吃喝包装成“联络感情的刚需”“办事沟通的润滑剂”。这些错误论调不仅混淆视听,更成为腐蚀党员干部的思想毒瘤。作为党员干部,必须以清醒的头脑、坚定的立场,破除认知误区,在抵制违规吃喝中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。

网络上流传的“小节无害论”是违规吃喝的“糖衣炮弹”。部分人认为,一顿饭、一杯酒不过是生活小节,只要不触碰“大贪大腐”的红线,就无需大惊小怪。然而,“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”,违规吃喝往往是腐败滋生的温床。从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开始,到在觥筹交错中放松警惕,再到为“人情往来”违规办事,许多干部正是从一顿饭的妥协、一杯酒的纵容中滑向违纪违法的深渊。党员干部必须明白,违规吃喝绝非小事,而是纪律“高压线”,必须时刻绷紧廉洁之弦,对任何形式的违规宴请说“不”。

“人情掩护论”更是混淆公私界限的危险陷阱。网络上有人将违规吃喝美化为“传统人情”“礼尚往来”,试图用温情脉脉的面纱掩盖利益输送的本质。但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属于人民,任何以“人情”之名行“谋私”之实的行为,都是对党纪国法的践踏。那些精心安排的宴请背后,往往隐藏着商人老板的“投资账本”、下属的“晋升筹码”,看似热络的饭局实则是围猎干部的“温柔陷阱”。党员干部要擦亮眼睛,认清“人情往来”的本质,坚决守住公私分明的底线,绝不能让“感情牌”成为违规违纪的挡箭牌。

面对网络错误认知的干扰,党员干部要主动亮剑,以“三力”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。提升政治定力,深入学习党纪法规,从思想根源上认识到违规吃喝的政治危害,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;增强鉴别能力,在网络信息洪流中保持清醒,对错误言论主动发声批驳,自觉抵制不良风气侵蚀;强化行动魄力,既要严于律己,对违规吃喝坚决说“不”,也要敢于监督,对身边的违规吃喝现象及时劝阻、如实反映,让“饭局即陷阱”的警示深入人心。

纪检监察干部更应发挥“头雁效应”,既做纠治违规吃喝的“监督员”,又当抵制错误认知的“排头兵”。通过监督检查、警示教育、案例剖析等方式,揭露违规吃喝的危害与错误认知的荒谬性,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;同时以身作则,带头净化社交圈、生活圈、朋友圈,以清正家风涵养廉洁作风,用实际行动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标杆。

网络空间的错误认知如同迷雾,唯有以党纪为灯、以信念为剑,党员干部才能穿透迷雾、辨明方向。让我们坚决摒弃违规吃喝的错误观念,以一身正气、两袖清风,书写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清廉答卷。


  

主办单位:中国共产党萍乡市湘东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     地址:萍乡市湘东区政府大院
联系电话:0799-3376501     赣ICP备2024022659号  
建议使用1024×768分辨率 IE8.0以上版本浏览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