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之二】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
2020年,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“严”的主基调推进正风肃纪反腐,强化“不敢腐”的震慑,扎牢“不能腐”的笼子,增强“不想腐”的自觉,营造更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。
高悬惩腐之“剑”,“不敢腐”的震慑充分发挥
让铁规发力,让禁令生威。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挺纪在前、抓早抓小、动辄则咎,以常态化作风巡查机制为抓手,开展高频次检查、高刚性执纪、高密度通报,驰而不息严纠“四风”。一年来,共查处和纠正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17个,给予纪律处分21人,公开通报曝光4期10起13人,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。
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。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发现就查、露头就打,一年来,共处理问题线索569条,运用“四种形态”处理567人次,其中运用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456人次,立案138件,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06人,移送司法机关2人,“不敢腐”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。
区纪委监委坚持有腐必反,全力打好“攻坚战”。2020年,成立专案组,通过审查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,严肃查处了湘通公司原总经理周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案件,目前,周某已被“双开”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。
群众利益无小事,湘东区聚焦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,把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、查处问题贯穿始终,严肃查处微腐败、“村霸”等问题,全面提高群众获得感。去年以来,共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163起171人,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1人。
扎紧制度之“笼”,“不能腐”的效应逐步显现
治理腐败的根本,在于扎紧不能腐的制度笼子,规范权力运行,防范权力滥用。
抓实主体责任“牛鼻子”是关键。区纪委监委层层压紧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,推动职能部门健全廉政风险防控制度,坚持问题导向,聚焦重点领域,建立健全各项监管制度,如为防范项目资金风险,制定了《小型建设工程承包商预选库管理办法》《重点工程廉政监督管理办法》《湘东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》等制度;为促进公正公平司法,建立了诉调监对接机制、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施细则等等,真正做到靠制度管人管事,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,构建廉洁“防火墙”。
发挥派驻优势,聚焦亲属经商办企业、民主作风差、干部群众反映多的“三类人员”和权力集中、资金密集、资源富集、资产聚集的“四个领域”,查找四个领域廉政风险点145个,厘清权力事项88项,制定防范风险措施103条。
区纪委监委牵头完善一批廉政制度:深化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工程,完善《基层党员干部落实惠民政策行为规范》《禁止村干部插手或承接本村工程项目实施细则》《村(社区)干部履职行为负面清单》《村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实施细则》等制度;聚焦基层易发违法行为,出台《党员干部、公职人员“黄赌毒”、酒驾违法行为处分实施细则》,严明相关纪律要求。
同时,督促抓好制度执行,强化日常督查和专项检查,用严格执纪推动制度执行。紧盯项目建设、资金管理、选人用人等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,对不执行制度或执行制度做选择、搞变通、打折扣的行为严肃追责问责,坚决维护制度权威。
筑牢思想之“堤”,“不想腐”的自觉正在形成
“作为干部家属,要以更高的要求,当好廉内助,把好家门,守好后院。”在湘东区“清风常伴 廉洁齐家”家庭助廉活动中,一名干部配偶朴实而真诚的话语赢得与会人员自发的掌声,这是湘东区推进家风建设的一个缩影。
湘东区通过举办诵读家风故事、领导干部配偶助廉倡廉签名、“廉洁家庭”评选等家庭助廉系列活动,持续推动全区廉洁社会风气向善向上。
坚持正面激励与反面警示相结合,组织开展廉洁萍乡建设技能比武、廉政诗文征集、纪律宣教“六个全覆盖”等系列廉洁教育活动,运用皮影戏、傩艺等当地传统表演艺术,创作情景剧《刘型的草鞋》、皮影戏《清官颜培天之压舱石》、专题片《风正潮平好扬帆》《傩舞颂廉》等作品,编发《我身边的勤廉故事》教育读本,传播廉能量,让廉洁深入人心、融入血脉。运用“三会一书两公开”加强警示教育,编印本地《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忏悔书》,召开全区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大会,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。
湘东区不断创新廉政教育模式,以现有特色资源为依托,充分挖掘本地廉元素,建成了陈述彭院士家风广场、刘型生平业绩展览馆、浏市诚信文化经营示范街等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示范点,成为党员干部接受廉政教育的主阵地和“大课堂”。
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。湘东区纪检监察机关将进一步深化标本兼治,夯实治本基础,积极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体制机制,着力打造“山清水秀”政治生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