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《人民日报》刊文指出,要远离“能量大”、“会来事”、“花大钱”、“江湖气”、“消极颓废”、“自由散漫”这六种人,要让朋友圈“如入兰室”,神清气爽。
常言道,在家靠父母,出门靠朋友,人生在世,朋友必不可少,正所谓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,好的朋友能带来“正能量”,而给你带来“负能量”的朋友,从小了说,能影响你的心情、品行,往大了讲,甚至会成为“绊脚石”,把你带上一条不归之路,把你“拉下水”成为“阶下囚”,这一点在很多落马高官身上得到了验证。季建业说:“回过头来看,我的主要问题发生在一个20多年的朋友圈”,刘志军与丁书苗、薄熙来与徐明……如何远离“负能量”的人,净化朋友圈,成为一个高尚、纯粹、有道德的人,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,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,是每个党员干部的“必修课”。
要充实“里子”。何所谓“里子”?就是党员干部的内在涵养和素质。俗话说,苍蝇不叮无缝蛋,许多出现腐败问题的官员把“被朋友拉下马”当成借口,其实关键还是官员自己的思想出了问题,经不起种种诱惑。所以党员干部要通过加强理论、道德、政治、纪律、作风等多方面的修养,以此来提升党性修养,拧紧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“总开关”,筑起坚固的“信念之墙”,行得正,走得端,让“损友”没有可趁之机。
要拉下“面子”。就是要拉下脸,在择友、交往过程中敢于说“不”。择友时要有数,要保持清醒的头脑,练就一双“火眼”,对身边的人进行冷静观察、认真判断、仔细甄别,坚持标准,有所选择,择善而交。交往时要有度,君子之交淡如水,党员干部要以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》为标准,以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为底线,牢记“党纪红线不可逾越,政治底线不可触碰”,一旦朋友的言行不利于自身的发展进步和身心健康时,要敢于说“不”,敢于清理朋友圈,留下真正的益友,在工作上积极扶持,生活上干干净净。
作者:区市监局 杨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