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栏目:   首页 >> 观点时评 >> 网络评论  
打造党员干部优质的朋友圈
  阅读:13007  发布时间:2017-2-21

2017年2月7日《 人民日报 》第四版刊文《让朋友圈清清爽爽 要远离这六种人》,一个人要行得稳、走得远、飞得高,就得慎交友、结好伴,尤其是党员干部,如何让自己的朋友圈“如入兰室”,神清气爽,不断净化朋友圈,远离“负能量”的人,营造良好从政环境,是摆在当前的重要课题。

面对朋友圈,党员干部有责任、有义务净化它、维护它。朋友圈越是“乱”,就越需要党员干部助其恢复有“序”;越是没有“正能量”,就越需要党员干部作为“正能量”发语发声。党员干部要以“暮色苍茫看劲松,乱云飞渡仍从容”的坚定立场、“铁肩担道义,妙手著文章”的担当精神,带头营造良好朋友圈环境。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:

一是当好理论的“学习员”。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新修订的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和先进文化知识,督促全体党员干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,提高文化素养和辨别力,坚守好党纪规定的底线和边界,切实做到朋友圈“不逾矩”“守边界”。

二是当好自律的“把关员”。每名党员干部自觉充当信息“把关员”角色,对媒体信息进行“去伪存真”式的把关,自觉抵制不实言论,敢于同违背中央大政方针、扰乱社会秩序、破坏民族团结、分裂祖国的违法犯罪人作斗争,自觉用理智的头脑和思维,对“六类人”进行甄别“三思”,坚决对“六类人”说“不”,对伪命题说“不”,传递社会正能量,弘扬新风尚。

三是当好信息的“宣传员”。每名党员干部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,“八小时”之外不放松,始终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、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,坚守党的纪律,坚定政治立场,广泛做好焦裕禄、谷文昌、杨善洲等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先锋模范人格魅力和家风的宣传,通过宣传和人格感染影响,带动他人营造良好的朋友圈。

四是当好家风的“引导员”。以文明为元素,以家庭为细胞,良好的家风,对于整个社会风气、整个文明体系的构建具有基础性的作用,用良好的家风引导党员干部涵养人格品质,塑造良好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,立规矩,划红线,加强对朋友圈的监督,通过家人的力量,斩断远离“六种人”的“病毒”在党员干部队伍中传播路径,只要每个家庭都成为文明样本,就会为朋友圈的文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。

《太子少傅箴》有句名言说: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”最终跟随蝴蝶走下去的人,看到的是芬芳的鲜花。通过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交往,带动全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朋友圈的净化者、维护者,让朋友圈走正道、发正音、传正能量。

作者:排上镇 张星  

主办单位:中国共产党萍乡市湘东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     地址:萍乡市湘东区政府大院
联系电话:0799-3376501     赣ICP备2024022659号  
建议使用1024×768分辨率 IE8.0以上版本浏览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