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蛟龙愤怒,鱼鳖惊慌,春雷一击,震撼四野。”著名作家二月河如此评价当前的反腐败形势。而当反腐行动正风雷并举、如火如荼的进行时,一种腐败亚文化却逆势而上、滋生蔓延,如附骨之疽流毒于各领域当中。“找关系”、“送红包”、“走后门”、“潜规则”等等似乎成了社会主流词汇。
要遏止价值扭曲,摆正价值导向。当“拼爹”、“拼礼”、“拼后台”一次次成了“打点”与“办事”之间恶性循环的润滑剂,在其越用越灵、屡试不爽下无异于默许了这种不正当的手段在社会的合理化,扩大了整个社会对腐败的容忍度,助推潜规则的流通盛行,久而久之,势必造成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扭曲与崩塌,正能量的日渐式微与枯竭。惟有从内斩断“打点”与“办事”之间的利益链条,严抓狠打,阻断两者间的畅通渠道,让无奈被种种潜规则裹挟的人从中获救;从外加强正确价值观的重塑与倡导,呼吁和宣传社会的种种正能量,如此祛邪扶正才能让整个社会在正确的价值导向中健康蓬勃的发展。
要净化社会风气,降低交际成本。我国是个熟人社会,礼尚往来的传统源远流长,古已有之。但若将走往成本放大、变质,成了一根腐朽的钉子钉在人际关系之间,演变成了一种非自愿的交际负担,朝夕渐染,便衍生出一种扭曲的群体规则,烙印在当下,毒害于未来。腐败亚文化生根于党内,继而蔓延于各领域,官风带民风,官风民风加在一起便是社风,党员干部应带头以断腕刮骨之势,从我做起,拒绝请托送跑、吃拿卡要,净化社风,莫让这种文化糟粕继续酝酿发酵。